EMAG830氧氮氢分析仪通过惰性气体熔融法与多检测器联用技术,实现金属、陶瓷等无机材料中氧、氮、氢三元素的高精度同步分析。其分析过程涵盖样品准备、高温熔融、气体分离与检测四大核心环节,检测精度较传统设备提升20%,分析时间缩短至3分钟内。
一、样品准备与预处理
分析前需将样品精确称重至1g(误差≤0.1mg),并置于高纯石墨坩埚中。针对难熔样品(如钛合金),可添加锡或镍助熔剂以降低熔融温度。设备采用助熔剂/样品双重投料机构,通过独立脱气装置(温度≤1200℃)消除助熔剂中残留的氧氮氢干扰,使空白值降低至0.02ppm以下。
二、高温惰性熔融与气体释放
样品在氦气保护下通过8kW脉冲电极炉加热,炉温可达3500℃,并由非接触式光学传感器实时监控。高温下,样品中的氧与石墨坩埚反应生成一氧化碳(CO),氮、氢以分子形式释放。混合气体经粉尘过滤器(孔径≤0.5μm)去除杂质后,进入气体转化单元。
三、气体分离与检测技术
1.氧含量检测:CO气体通过氧化铜催化装置(350℃)转化为二氧化碳(CO2),随后进入双红外检测池(波长4.26μm与2.35μm)。仪器自动切换检测范围,低浓度(0.04-100ppm)采用直接CO检测,高浓度(100ppm-5%)采用CO2检测,精度达±0.02ppm或RSD≤0.5%。
2.氮含量检测:混合气体经氢氧化钠/无水高氯酸镁吸收CO2和H2O后,氮气进入长池型热导检测器(TCD)。通过比较氮气与载气(氦气)的导热系数差异,实现0.04ppm-3%浓度范围的定量分析,精度达±0.02ppm或RSD≤0.5%。
3.氢含量检测:氢气在氧化铜催化下转化为H2O,经120℃恒温干燥后进入红外检测池(波长2.66μm)。仪器采用舒茨试剂(CuO-Al2O3)优化转化效率,检测范围0.08ppm-0.25%,精度达±0.04ppm或RSD≤2%。
四、数据处理与设备维护
分析数据通过微电脑实时显示,并生成释放曲线图。设备内置维护导航器,可提示耗材更换(如粉尘过滤器、氧化铜催化剂)并提供3D操作视频指导。自动清扫装置在每次分析后清理电极石墨粉尘,确保长期稳定性。

EMAG830氧氮氢分析仪通过模块化设计与智能化算法,将传统氧氮氢分析的复杂流程简化为“一键操作”,其检测精度与效率在航空航天、核电材料等领域得到验证。随着增材制造与新能源材料的发展,该设备在微观缺陷控制与工艺优化中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。